80後獨生父母調查
  原標題:孫雲曉:“獨二代”的難題
  《中國新聞周刊》口述/孫雲曉 採訪整理/記者 馬海燕
  本文首發刊載於2014年11月13日發售的《中國新聞周刊》總第684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我對男孩的教育問題關註已有二十餘年。現在都呼籲男女平等,可男孩問題被忽視了,在當下對孩子無所不包的關註下,男孩子受到的傷害更深重。
  而這種來自教育的傷害正源於對男孩的無知。
  現在男孩和女孩一樣,喪失了“放養”的機會
  按照美國學術機構的研究,5歲男孩的語言能力只相當於3歲半的女孩,男孩比女孩發育晚,語言能力落後是特點,但不是缺點。但大部分包括父母在內的教育者雖然瞭解這一特點,卻在實際教育中並不能按照男孩、女孩的特點分別要求,給孩子壓力時不分男女。男孩最擅長的運動、動手操作能力很難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得到滿足。而現在大部分城市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男孩最重要的天性被忽視了,日後出現網癮、多動症等問題,更讓父母頭疼。
  《拯救男孩》問世後引發強烈關註,在“兩會”上成為正式提案,後來上海某重點中學辦了男子高中試驗班,某重點大學開始招生向男生傾斜。很多父母在反思男孩教育,並有了很大改進,但就全國範圍來看,並沒有根本改變。
  事實上,10年前我帶領博士生做調查時的教育生態在今天並沒有明顯改變。
  學校依舊女老師多男老師少,甚至大部分幼兒園依然沒有男老師;家庭里依然是男主外女主內,父親忙著掙錢,教育孩子主要依靠母親;能言善辯、乖巧活潑的女孩更受老師喜歡,班幹部主要是女孩;從教室到各類培訓班到家庭,男孩和女孩一樣喪失了“放養”的機會。
  有人說,21世紀是“她世紀”,在整個社會裡,從小學、中學、大學到職場,女性表現得不亞於男性。創意、溝通、服務為主的時代,讓男性的肌肉變得不那麼重要,女性更容易出類拔萃。但其實,教養女孩的問題同樣存在。只是女孩語言能力發展快,顯得比男孩靈巧,但很多問題沒有引起重視,比如嬌慣、溺愛讓女孩子變得更嬌氣、自我甚至跋扈。
  現在流行的一種觀點是“窮養男孩,富養女孩”。在收視率頗高的《爸爸去哪兒》第二季中的某一集中,陸毅的女兒拿著攝製組給的錢,要去完成給老奶奶買樣東西的任務,而她卻是給自己買了喜歡的花鞋子。陸毅給出的解釋是,他一直相信“富養女兒”,一般是孩子需要什麼都給予滿足,沒有給孩子金錢概念。這一集也引起對“富養女兒”的廣泛討論。
  教育者普遍認為,男孩、女孩都需要得到情感、物質等基本條件的滿足,也需要對不合理的需求得到節制。可以說,對孩子勤勞、勇敢、自強、自立、自主、擔當等品質培養上沒有男孩女孩的區別。
  而這一點在“最好的教育就是沒有教育”“窮養男孩,富養女孩”等各種流行的育兒觀點的衝擊下,漸漸被忽視了。隨著“80後”開始步入做父母的行列,他們更容易反省自己曾經受到的各種約束教育,更容易接受西方的先進育兒理念,但各種各樣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80後”父母的“個性”教育與控制
  “80後”養育孩子最大的問題,仍是他們還沒有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80後”或許比上一代更優秀,但他們本身處在被嬌慣、被包辦代替的環境中長大,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鍛煉還不夠,人的社會化還有所不足。
  這一點雖不會得到所有“80後”的認同。但由祖父母參與養育孩子已是普遍現實。這包括兩種情況:有的是完全交給老人,有的是白天交給老人。當然,白天交給老人帶的父母有不得已的苦衷,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越來越遠的上班路程讓他們不可能像父輩那樣把孩子帶在身邊或是上單位的保育園。
  的確,現在的年輕父母工作都忙,讓老人或保姆帶孩子不是不可以,但白天老人帶,晚上一定要自己帶,或者雙休日自己帶,一定不能放棄。12歲以前都不要讓孩子寄宿,12歲以前是孩子與父母建立依戀情感的最佳時期。平時很少見面的父母未來一定有麻煩在後面等著他。
  當然,“80後”做父母也有獨特優勢:這一代人是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人,他們具有現代意識,自由開放,擁抱新媒體,容易接受新思潮、新觀念、新方法。他們也更習慣從網絡、手機等新媒體獲取知識包括育兒知識。經常在微信朋友圈、各種網絡論壇里都能看到的諸如“你不可不知的十大育兒誤區”“家長必看孩子的十大成長敏感期”等等這樣的文章。
  但碎片化的信息有時也難免魚龍混雜,有的信息為了吸引眼球故意做成這樣的題目,有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未必可取。
  比如,有人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管孩子”,而人類的繁衍規律是一代代人總要把自己的經驗傳給下一代,不管孩子肯定不行。
  比如,有的人認為應該尊重孩子的個性,對孩子的錯誤言行不予制止,反而認為過早地約束孩子會讓孩子的未來性格形成有缺憾。於是經常看到孩子對大人大吼大叫,與其他孩子玩耍時不懂分享,而父母站在一旁,只要不是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而這種心態的父母在“80後”中比前幾代父母更為突出。不難見到有父母這樣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他搶你的玩具,你不會搶回來嗎”等等這樣對孩子的教育言論。
  這與“80後”的權利意識有關。中國以改革開放劃界,改革開放前“60後”“70後”與父母的差別並不大,但“80後”“90後”與父輩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他們享有的物質條件和文化環境前幾代人無可比擬,他們更註重自我、個性張揚,他們說“我”多於“我們”。
  事實上,兒童3歲以前沒法與人合作,但3歲後與別人交流的能力開始發展。對於搶東西一類的自發行為,理性的做法是教孩子如何商量著解決。你會發現,最開始說“咱們商量商量”這樣的孩子社會化能力更高,將來的成長前景更好。而父母的簡單教育,在涉及孩子利益上寸土必爭,比如為幼兒園的磕磕碰碰跟老師吵架、跟幼兒園打官司,看似贏了,實則讓孩子變得唯我獨尊,對孩子的傷害更大,這些都反映的是父母的短視。
  現在美、歐、日都在反思,過度嚴厲的教育不好,而過度寬鬆同樣對孩子不好。其實對2~4歲的孩子,父母要敢於說“不!”打人、罵人、不講衛生等道德、規範不允許的事情要堅決不允許。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管好孩子,父母一退再退,到10歲進入青春期就很難教育了。
  高學歷不等於高教育素質
  在多年的講座、調研實踐中,我經常發現這樣的父母:“我是大學生、研究生畢業,還不懂怎麼教育孩子嗎?”“80後”的一代正好碰上中國高校擴招,上大學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已經不是問題。
  我要給“80後”父母一個忠告:真正生活中教育孩子,不靠學歷、收入,而是取決於教育素質。這個教育素質就包括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像李某某的父母儘管是歌唱家,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但孩子照樣沒有教育好;而莫言的母親儘管沒什麼文化,卻獲得了孩子畢生的尊重,這就是教育素質的不同。
  真正的好教育是給孩子自由和尊重,把孩子的主動性和自製力結合起來,主動性和自製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需要關愛與管教的平衡。2014年,我與中美11位腦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對話後寫成了《用心教養》一書。書中認為,教育不能走極端,最成功的教育是培養孩子主動性和自製力的平衡,民主權威性的家庭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既理解尊重孩子又嚴格要求。
  但在現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個普遍心理。比如,在社會上很多父母為了搶9月升學時間而選擇剖腹產,讓孩子在8月底出生。父母如此焦慮,孩子怎麼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成長呢?
  父母的焦慮傳遞給孩子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各種興趣班輪番上演。可是父母再怎麼走火入魔,也改變不了只有1%到3%的孩子是超常兒童這一現實。當然參加少量的藝術課是可以的,但為了考級而學藝術則是不可取的。最可怕的是讓幼兒認很多字,做很多練習題,還有越來越低齡化的外語課。我們生活的環境背景不同,過早開發孩子的英語能力,要付出很高代價,完全沒必要。
  幼兒階段最好的學習是游戲和運動。
  幼兒並不適合系統學習專業知識,讓孩子學過於複雜的東西他會本能拒絕。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早期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種摧殘,也是幼兒園無能的表現,即使有優勢也是非常短暫。
  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動用金錢、權勢為孩子謀利益,評獎評優上重點,這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比如某教育局長的女兒上小學六年級,學校要評“三好學生”涉及能否保送上重點中學,學校都知道他的父親,自然就把保送名額給了她,但要經過民主投票,學生就抱團不投她。搞特權孩子受著優待,長期生活在一個扭曲的環境里,對孩子的本身並不真正有利,而這個女孩子的這次落選會讓她受益終生。
  我們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都有扭曲的地方。隨著中國加快依法治國,未來靠權力、靠金錢這條路會越來越走不通,讓孩子懂得,人生的快樂只有付出誠實的勞動才有收穫,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我研究教育多年,自己的女兒從小學到初中、高中沒有上過一所重點學校,女兒從上學到擇業我也都沒有幫過忙。我自己教育孩子最大的心得,就是尊重孩子。
  中國有句老話:“以不爭爭,以無為為。” 生活中大家都會發現,有些人從頭到腳都是心眼,大家都更會防範他;好好乾好你的工作,機會反而就來了。教育孩子在兒童時代合作比競爭更重要,看重孩子健康的人格比看重學業成績更重要。
  孩子童年幸福是一生幸福的源泉,童年的不幸則是一生不幸的開端。童年只有一次,童年是人生最幸福的階段,決定了未來之源,人生之基,絕對不只是為了成年做各種準備。倘若沒有了幼兒的無拘無束,胡說八道,孩子一個個都變成了小博士,那才是教育的悲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d31kdok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